学术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青年教师联合会成立启动会暨学术沙龙活动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慎思楼308会议室举行新一届青年教师联合会成立仪式暨首次学术沙龙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张奎勤、院长黄林军,泰山学者刘敬权教授,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Dusan Losic教授,校青年教师联合会会长龙晓静教授,院青年教师联合会会长胡浩以及学院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黄林军主持。

 首先,黄林军宣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一届青年教师联合会成立并表示祝贺。同时对青年教师联合会及青年教师提出希望和要求,一是以跨学科协作为抓手,聚焦能源材料、生物基因材料、海洋纤维材料等领域,催化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科研格局;二是鼓励青年教师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认证、产教融合等学院工作,学院将在职称评审、交流访学、学术资源等方面向青年教师予以政策倾斜,加快促进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三是实施专项支持计划,包括设立青年教师成长基金、推进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深化“青蓝工程”传帮带机制,由资深教授指导青年学者破解职业发展难题。黄林军强调,要构建包容开放的创新文化,号召青年教师联合会凝聚智慧力量,成为推动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青年之家”,携手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邀请校青年教师联合会会长龙晓静教授到会指导。龙晓静从三个方面指明了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的工作方向,一是构建学科交叉论坛与产学研对接网络,强化资源枢纽功能;二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组建学术导师团培育特色团队;三是创新校企联合实验室等载体,建立技术需求库推动成果转化。龙晓静希望青联会作为“催化剂”加速教师成长,成为“粘结剂”凝聚学科力量,化身“润滑剂”消除发展阻力,助力学院冲击学科建设新高度。最后她祝愿全体青年教师要携手打造有高度、温度、创造力的学术共同体。

 随后,新一任青联会会长胡浩老师做表态发言。他指出,新一届青联会将立足纽带定位,聚焦四大板块:开展“老带新”科研帮扶计划,组织青年教师旁听教学名师课堂,推动科研教学双线提升;搭建校企资源对接平台,助力青年教师横向课题落地;策划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压力纾解。胡浩表示,青联会将凝聚创新合力,以“传帮带”赋能成长,以校企联动开拓发展路径,以活力团建激发协作潜能,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年动能。

 接下来的学术沙龙环节,首先邀请了泰山学者刘敬权教授为大家做科研辅导报告,刘敬权教授结合自身科研实践经历,针对如何做“顶天立地”的科研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石墨烯新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特别是如何利用石墨烯复合材料实现甲醛和胺类等有害气体的净化,推动环保技术的绿色升级。刘敬权教授向青年教师分享了科研工作经验,并提出了“原始创新是基础,科研选题是关键,要到企业需求中找课题,提出科学问题,深耕科研领域,十年磨一剑,成功没有捷径”的忠告。

 Dusan Losic教授现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石墨烯研究中心主任,是澳大利亚石墨烯研究领军人物。Dusan Losic教授的报告以石墨烯中心为核心,报告内容涵盖了石墨烯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纳米应用医药学等多个学科,以及新纳米材料的研究工艺和设备,旨在解决健康、环境和农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并介绍阿德莱德大学已经联合澳大利亚其他著名科研机构及多家企业,组建了覆盖全澳的合作研发平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龙晓静教授为青年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历程,她以自身怀揣科研梦想,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劲头,步伐坚定向科研高处攀登的精神,为青年人成长发展指明道路。龙教授报告还介绍了电催化功能有机高分子的研究进展,在调控非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电子态以及明确揭示催化反应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最后,张奎勤书记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青年教师联合会是学院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年教师经验分享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青年教师联合会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形成工作合力,为青年教师发展赋能,为学院发展助力。一是要强化价值引领,以思想铸魂,筑牢发展根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打造正能量交流合作互助平台。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产业需求动态跟踪机制,引导青年教师从基础研究向技术攻关转型,在国家战略中找项目,在企业需求中找课题,推动科研成果精准对接社会痛点。三是构建协同发展新平台,打造多维成长共同体,将青年教师联合会打造成助力教学能力提升、产学研对接、跨学科创新、跨团队交流的多维交流合作平台,成为青年教师交流合作、互促共赢的“青年之家”,全方位赋能青年教师发展。最后,张奎勤期待青年教师以“问题意识”驱动科研转型,以“家国情怀”引领价值创造,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劲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