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学院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研究院举办“卓越讲坛”系列学术报告


 

为加强学术交流,拓宽专业视野,2023年3月24日和26日,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研究院邀请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卓越讲坛”35至41场专题学术讲座,讲座内容涵盖新型纳米探针成像、DNA甲基化调控、微观尺度生物分析、生物质谱新方法、环境污染物同位素溯源、蛋白质糖基化精准分析、环境毒理学等多个领域。专家们与师生一同交流分享学术前沿的新视角、新热点和新成果。

3月24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员就“DNA化学修饰的精准分析与表观遗传研究”为研究院师生带来精彩的报告。汪海林研究员阐述了促进DNA去甲基化及调控DNA甲基化动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关于DNA N6-甲基腺嘌呤的工作,阐明了该修饰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随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化工大学汪乐余教授做了题为“含氟纳米探针构筑及活体深度组织成像”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一系列用于体内深层磁共振成像的纳米造影剂,在提高其活体成像信噪比的同时,增强了造影剂的靶向性及检测灵敏度,在活体成像领域得到了良好应用。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工业大学汪夏燕教授带来题为“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新方法”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超微体积、极低含量的样品的操控、分离和检测新方法,这些研究工作为实现微纳尺度下,单细胞样品多组分同时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白玉教授学术报告的题目为“常压离子化质谱新技术及其分析应用”,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新型常压离子化质谱、超高灵敏质谱免疫分析的新方法,分享了单细胞质谱分析及单细胞深度覆盖代谢组分析等工作。白玉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大家对这些新技术在蛋白质超灵敏检测、单细胞分析及肿瘤诊断等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

3月26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倩研究员学术报告的题目为“稳定同位素溯源:从环境到生物体”。刘倩研究员介绍了团队利用元素指纹和结构指纹实现了人体内超细颗粒物的识别与追踪,这是首个使用现代新技术来确认可吸入颗粒物进入血液循环的研究,解决了一个科学界长期讨论但悬而未决的问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复旦大学教授陆豪杰教授做了题为“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糖基化精准分析”的学术报告。针对糖肽的鉴定与定量研究的难点问题,陆豪杰教授分享了利用化学衍生方法实现了糖肽电荷数的提升进而提升灵敏度的新策略。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带来题为“环境新污染物鉴定分析与毒理学研究”的学术报告,着重强调了环境新污染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危害严重的现状,详细介绍了新型环境污染物的鉴定、来源及时空变化分析和细胞毒理等相关研究,呼吁大家重视并积极加入与环境污染物相关的人体健康和疾病方面的研究。

在学术报告的最后阶段,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研究院也向专家们汇报了研究院关于“从微球到纳球”方面的学术进展及其在不同产业、企业中应用的成功案例,专家们围绕我国微纳球材料“卡脖子技术”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次报告会的举办为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议现场